田戈兵:创作“500米”是一次紧迫但又非常正确的选择


乌小戏曾经出过一系列关于乌镇戏剧节的考题

其中就有一题关于

 乌镇戏剧节名称最长剧目  

作为该记录两年的保持者

《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

在今年终于被

《500米:卡夫卡,长城,不真实世界图像

及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

打破纪录

Experiment Experiment实验的实验

 seminal groups from the world’s experimental theatre 

《500米:卡夫卡,长城,不真实世界图像

及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

500 Meters: Kafka, the Great Wall,

Images from the Unreal World and Daily Heroism

田戈兵的戏剧

没有神圣的叙事结构

没有被蓄意构筑的时空顺序

甚至没有美的赏析与依恋

没有肢体训诫

连写剧本搞文学的功夫都扔掉了

身体、文本以及布景道具如同现实中的巧合

在光明与黑暗中交替沉浮

向戏剧本身发出最有力的诘问

 奇妙组合 |卡夫卡&长城  

这是由卡夫卡写作而产生的跨文化剧场表演,有着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传说将在全球化背景下崭新亮相,源自欧洲和中国的想象也将相映生辉。

1917年那年卡夫卡守在布拉格犹太旧城区的狭小房间里写作的《万里长城建造时》,描写了一个扑朔迷离又真实可见的工程。这项工程由一个巨大的帝国来设计,由所有中国人共同建造。它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项共同的、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的行为。卡夫卡将它描述为“我们民族的凝聚剂”,和对当代人类一面孜孜不倦改造世界,一面作为个人却又深陷迷惘的一种象征。

我们该如何定义如此浩瀚建筑的价值?

在人们心里又是如何忍受这些无休无止的过程?

“我的国际项目很少用写好的剧本,而倾向于使用公共文本,可能是新闻报道,可能是律师的发言,也可能像一个计划,语文课本,练习题。我也不想特地去强调中国怎么样,就想让语境交换产生新的语境。戒律就是一个监控。上帝是一个最大的监控器,教堂里感觉有许多只眼睛看着我们。现实中有无数的监控器通过技术来实现。”

——田戈兵


▲ 剧场怪客 / 搅局者:田戈兵

 田戈兵和他的“纸老虎”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田戈兵导演,自80年代末开始便开始参与北京的独立剧场运动。1997年,他与一群独立的剧场表演者成立了“纸老虎”戏剧工作室。从创始至今,他们几乎保持着1年1部的创作节奏,给中国戏剧的主流思考范式一记重拳。

▲ 田戈兵作品·剧照

对于“剧场”这个固定的时空概念和原本既定的传统指代关系,“纸老虎”更强调“剧场”的独立表达能力, 他们不仅要在这个时空下自然发声,并且更迫切地希望,“时空”本身成为他们创作素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田戈兵导演的作品鲜少上演于商业剧场,从不以票房收入为目的,国内外的独立艺术节,公共空间和美术馆是他们常见身影的所在。

专访导演田戈兵Q:为什么选择卡夫卡的这个文本作为创作原点?

A:我们在2010年以后转向跨文化创作,会有意寻找不同文化间的一些联系。这时候就重新发现了卡夫卡的《万里长城建造时》,这篇文字写于1917年,却与100年后中国的现实、与当代国际政治的一些紧迫的现实是如此契合。于是就有了这个从卡夫卡写作为起点的剧场创作。

Q:如何看待这些裹挟了大量人力的宏大工程?

A:在卡夫卡的写作里,超级宏大工程一方面是构建帝国想象帝国的手段,另一面也是人类巴别塔式的陷阱。长城一开始也是被赋予了一种抵抗北方匈奴这样的目的和意义,但随后他就揭示了这种目的的荒谬,对于广大遥远的南方人民来说,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北方匈奴是谁。那么这个建筑的意义何在呢?意义在于:帝国的民族大业是一个集体的创作,必须通过足够宏大来强化出个体的局限,虽然中间充满了裂隙,但无碍于万里之远的空间想象,这种想象使得帝国之辽阔连时间也跑不出去。

Q:如何去解读纸老虎异托邦式的剧场美学呢?

A:“异托邦”是福柯在《词与物》里提出的概念,强调“异质混杂性”,通常“异托邦让人不安,带来困惑,因为它腐蚀语言,阻止命名,破坏句法,不仅是造句的句法,而且是连接词与物的更加隐秘的思想句法。它使语言干枯,词汇停留于自身,用不育性打击语言的抒情,拆解神话,从根本上质疑语法的所有可能性,即语言法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当我看到上述这些特征的时候,立刻想到这不是纸老虎一直在剧场做的事情吗?

© Krafft Angerer

 “来自中国的纸老虎工作室  

 在汉堡世界戏剧节上跳起了卡夫卡。”  

《500米-卡夫卡、长城、不真实世界图像及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在“2017汉堡世界戏剧节”于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全球首演。

世界戏剧节(Theater der Welt)是德国最大的国际性戏剧节,198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戏剧协会(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最早组织开办,于1993年在汉堡举办第一届后每三年举办一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国际戏剧三年展。2017年“世界戏剧节”于24年后再次回归汉堡,由25到3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组成为期18天的剧场艺术节,包括戏剧表演、舞蹈、文学、电影等等,致力成为“世界艺术家们的港湾”(Hafen für die Kûnstler der Welt)。

德国戏剧界在这一作品在汉堡上演后纷纷发表评论:

《500米》并非来自于传统的故事重述,而是撷取了很多经典文本,并且把他们不加过度的糅合在一起。这种表现方式的先驱——如果从类型上而不是影响上来说--- 应该要提到塔德乌什·坎特, 或者更应该提到像路易斯·布努埃尔或者勒内·克莱尔这样的电影导演。

—— 托马斯·罗斯柴尔德  午夜剧评

田戈兵导演抛弃了直观形象的信息传达模式,而大大拓宽了联想空间,它横跨当代中国——当然还有这个全球化时代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还有涉及和中国有过对话并(被动)受其社会影响的国家状况。这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涉则通过演员们身体的交接咬合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混杂交织的集体特性,或者暗示了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这已经是一种标准化模式。

——茱莉亚·朗  世界戏剧节网站

© Krafft Angerer

 跨文化合作  

此项目由纸老虎戏剧工作室田戈兵担任导演;

来自德国的资深剧构师克里斯托夫·莱普奇担任剧场构作;

柏林戏剧节的视觉总设计伊娃·维罗妮卡·博恩任舞台设计。她曾为多部欧洲著名导演作品设计舞台;

波兰著名实验音乐家彼得·库雷克担任音乐设计,他是华沙著名派对Brutaż和Smutaż 的创始人之一,在多个厂牌框架下出版过多种专辑;

编舞/服装设计来自纸老虎的王亚男,她的剧场生涯里曾与国内外多个著名团队合作,巡演于世界各大城市及艺术节。曾随生活舞蹈工作室作品获瑞士苏黎世戏剧节ZKB大奖;

由来自中国的八名舞者以及來自欧洲的三名演员组成国际性表演团队,包括:王亚男、雷琰、刘翔捷、连国栋、徐一鸣、李斌、刘超、彭忆欧、莉萨·谭兹(瑞士/德国)、西兹蒙·克扎克(波兰)、马内尔·萨拉斯·帕劳(西班牙)。

专访导演田戈兵

Q:在做跨语境创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成就感来源是什么?

A:纸老虎不是一个剧团,不是一个机构,就是一个松散的创作共同体。跨文化创作当然会遭遇很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体系,不同类型的演员。对于连英语都不说的我而言,搞定这些演员就很有成就感,这是很难的和具有挑战的工作。我们合作过的很多演员,包括德国和波兰那些大剧院的演员,多年后他们还在渴望合作。那对他们来说,可能这些经历是在他们的剧院生涯里没有过的,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表演,可能从整个人生界面或者认识上都会产生改变。当然还有那些音乐家,舞台设计,剧场构作等等,还有那些剧院,都是欧洲最出色的艺术家和剧院,大家保持着长久的合作和共识。也是令人欣慰的。

Q:在跨语境的创作过程中,沟通会是个难题吗?

A:剧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不管你是说汉语英语德语还是其他语言。在排练场工作的时候,大家很快就能通过剧场的语言知道相互间的距离有多大,能不能相互建立信任。当有了信任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



微信

微博

抖音

哔哩哔哩

小红书
版权所有 © 2024 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      正午互动:设计制作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25号      浙ICP备0904774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