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炖鸡后蹦迪,老妖精来了!乌镇另类狂欢攻略请戳

    请注意!乌镇沈家戏园有毒鸡汤和野迪厅空降!

    这群90后的“小妖精”们在搞什么鬼?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老妖精


    “凿一洞眼,清泉涌流。

    它流经我干涸的身体和心灵——

    一个更完整的自己从废墟中新生。”

    (老妖精出洞2018演出季)

    2018年乌镇戏剧节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剧目。初识老妖精,这个剧团的名字就非常的标新立异,引人遐想。其次他是本届唯一由两个小戏组成的剧目:《孕》煮一锅鸡汤煮出女性身体的控与失控,《如鱼得水》在蹦迪现场探讨当代亲密关系的边界。两个个体的生命现场,以独特的观演体验与观众发生连结,在荒诞和情欲的交织中,探寻真实的自我。

    老妖精是一个混沌中正在形成的共同体,从吕雨舟、林翠西、Lydia Lai三位剧场创作者开始,持续延展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个体。每一个老妖精都是独立的创作者,同时每一个人都笃信集体创作的特殊价值。

    “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我们体内。”

    玩耍到老。

     关于剧名  Q:为什么会叫“老妖精”这个名字?

    A:这说来挺戏谑的,老妖精是我们的剧团名称,叫老妖精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一起玩到老的,七八十岁的时候依然有这种精神,有一种期待。

    “出洞!”(Digging the Hole)是老妖精的第一个演出季,6月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首演。三个编创剧目《孕》《如鱼得水》还有这次没有来的《生存者之书》,都是源于我们的身体和身体受到的一些“创伤”,无法过去的一些东西,是很内在的体验,很个人的感受,很感性的表达。我们在形成各自题目的时候(digging the hole),也不断地寻找互相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妖精就出洞了。我们想说:当你的身体干涸的时候,当你卡住的时候,在不断反省和跟彼此的分享中,请相信泉水会重新涌流出来,它会滋养你的身心,以更完整更全然的方式新生。


    老妖精——孕

    关键词 | 现煮鸡汤  滋阴养颜


    一个安静的厨房,一锅老母鸡汤正在咕噜噜地沸腾。三个少女等待着营养和美味。伴着她们母亲和祖母们的倒影,她们天真烂漫,对于未来充满想象。她们浑然不知,大自然编写的生殖机制已开始运作。黏稠的脂肪渗入汤中,荷尔蒙激素开始分泌,欲望和营养共同滋生。在鲜味弥漫的厨房,鸡汤还没入嘴,她们还没作好准备,混乱已即将到来。《孕》是一首用感官书写的诗,请尽情用感官读取。它关于一个女人的身体,也关于一只雌性动物。

    《孕》是个很私密的幻想,或者非常诚实的梦。

    *导演林翠西

    || Q:乌小戏

    || A:林翠西

    (剧场导演、创作者。相信集体创作并以之为主要创作方式。在怪异而诗意的剧场幻区,探知扎根现实的公共或私人困境。)

    Q:创作《孕》的初衷是什么?

    A:源于一段很长的”贤者时间“。是从女性的视角,对自己的身体、欲望、情绪做感受和思考。荷尔蒙和激素会促使欲望、甚至爱慕的形成,这种形成其实来自于生理机制:人类需要繁衍,欲望促成繁衍。但是一把这些生理现象放在当代的语境下,特别是当我们谈论女性对身体的自主选择的时候,一层很微妙的矛盾就产生了。我该如何面对我女性的身体?这是我想问的问题。

    Q:《孕》侧重于行为艺术还是戏剧?

    A:《孕》存在于两者的边界,它有剧场式的架构,也有演员对当下的真实反应。不管是行为艺术还是剧场,都只是标签啦。一直很在场,一直在当下。现场什么都可能发生,这是剧场最有趣的一点。比起这些标签,更重要的其实是观看的方式,因为《孕》并不是在讲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它邀请观众使用更主动的联想和观察,参与到表演者的演出中去。

    Q:你预期观众观看《孕》的时候反应如何?

    A:任何的反应都是合理的,但我希望观者在荒诞的情境之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剧中许多看似荒诞的事件,看似不可能在现实世界发生,但其实都是现实的折射。比如煮鸡汤煮出XX(保密),又比如把XXX和XX等工具从女人柔软的阴道里拔出来,这都是很残酷又很真实的。但是”唯一的解读“是不存在的,每个观众都有解读自由。

    人生苦短

    等待漫长

    不如干了这碗毒鸡汤


    老妖精——如鱼得水

    关键词 | 聚众蹦迪  不可描述

    沙石遇火,冷却结晶。透明的鱼缸,舞动的人群,觅食的男女,依恋上瘾。

    一场“如鱼得水”主题趴,一次关于“窒息式亲密关系”的“实验”现场:亲密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依赖和占有是否理所应当,裹挟与暴力是否必不可免?封闭可是问题所在?我们对爱与亲密的理解如何受父母关系和文化导向的影响?在对亲密的渴望和日益膨胀的自我间“我”如何存在?

    亲密太窒息,孤独是恒常,不如一起蹦迪到天亮!#The fish must die.

    *导演吕雨舟

    || Q:乌小戏

    || A:吕雨舟

    (剧场艺术探索者。长期实践集体创作和社会纪录剧场,关注社群和个人的生存状态,希冀通过剧场行为发问和带来改变。)

    Q:《如鱼得水》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A:这源于我个人和对他人亲密关系的观察,亲密关系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大家时间似乎都很有限,不愿意完全陷入或投入到某一个选择当中,但又极其渴望亲密和爱的感觉,这种矛盾恰恰也是让我感到比较迷茫的,所以想做一个项目来探讨这个问题。我在前期做了一个实体的“24小时亲密关系实验室”,剥夺一切只有彼此,有8对体验者亲历;在对他们的观察、采访和自省中形成了这个剧。

    (VICE体验报告链接:http://www.sohu.com/a/235320711_119079)

    Q:这次场地是在沈家戏园,你会根据场地做细节上的调整吗?

    A:这次乌镇的演出,我们会直接利用台下空间进行表演。依旧是一个迪厅的环境,沉浸式表演,观众围观中间的鱼缸,也可大肆拍照。我们非常期待乌镇的观众能嗨起来。我在现场会不断采访观众,观众的回应,能够立即反馈到现场。算是打破固化的观演模式吧。这其实是将观众放到了“实验观察员”的位置,鼓励他们积极地观察、表达和自觉:他们在表演者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他们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投射,而两位真实情侣演员的表演,也就在这种投射和真实间发生。

    A:为什么会在剧场营造一个浸没式的“party”氛围呢?

    Q:浸没式体验给观众提供了充分互动的可能性,在现场,观众也是演员,他们完整了观看与被观看,消费与被消费之间的这种展品式关系。这恰恰是在消费时代,我们也在消费关系的一种表现。而迪厅是一个可以很好体现当代年轻人心态的环境。他们在这个beat里面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跟着节奏放松,放纵,最后达到自我的自由,这也跟鱼缸中所呈现的窒息状态形成一种并置关系。

    真蹦迪/蹦野迪

    动作要疯/姿势要狂

    只要不断跳舞

    寂寞就追不上你

    狂欢总是要结束的

    两个夜晚一个黄昏

    我们和老妖精一起挖洞

    一起寻找剧场的光

    肚子会饿

    做梦的人也一样

    煮上一碗破解人类难题的老母鸡汤

    端到你面前

    然后一起蹦迪吧

    为了你经历(过)的那些亲亲爱爱/烦烦扰扰

    一条河流汩汩而出

    明天,“精彩必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