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演出日期:
2018 年10月25日 22:30
2018 年10月26日 16:30
2018 年10月27日 15:30
2018 年10月27日 22:30
2018 年10月28日 16:30
演出场地:秀水廊剧园
演出时长:120分钟(无中场休息)
中文演出,中英文字幕
《曾经未曾》
明日和合制作所
导演 洪千涵
编剧 冯琪钧
《嘎玛》
导演 索朗德吉
编剧 冯珺娇
《花吃了那女孩》
喆·艺术工作室
导演/编剧 杨哲芬
媒体评论
《曾经未曾》
这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作品,却依然保持着刚刚诞生时的生命温度,很柔和,但绝对不缺乏力量。
—— 中国剧作家,史航
停顿有力,过渡从容。
—— 乌镇青赛评审团
创作团队讲故事的方法和诚意真的是少有的精致和诚恳,绝对不是假意的煽情,而是娓娓道来一个悲伤的故事。
—— 中国剧评人,白水
生命会中止,但思念永远存在。
—— 台湾中国时报 记者李欣恬
这个来自台湾的剧组和作品一样纯粹、温暖、言语之间满是真诚。
—— 搜狐文化
《嘎玛》
我们一直期待在乌镇舞台上,诞生这样一种朴素而又全能的戏剧,它能让你回忆自己的浮生,也能让你关注他人的命运。这种感染力之宝贵,远远胜过其他评估体系。这是戏剧能给人类提供的最大的慈悲与援助。所以,我们感谢《嘎玛》剧组,你们对生命的诚恳,对舞台的诚恳,赢得我们双重尊重。你们提醒了我们:安静,也可以是一种振聋发聩。
——乌镇戏剧节
在这部戏的演出现场,在昏暗的灯光下除了演员的声音,就剩下观众席上的啜泣声,在话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更有观众拿着话筒哭到不能自已,一部戏能让现场的观众如此动容,大概只有《嘎玛》能做到了。
—— 银川戏剧节
《花吃了那女孩》
我的第一感受是很震撼,在看的时候,因为整个戏的节奏很紧凑,代入感很强,所以会随着剧情的波动,跟着演员的情绪走,我到现在还在缓冲那个情绪,虽然我以前也知道青少年‘校园暴力’的题材,但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这么强烈的,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这当中很多很细微的东西。我觉得导演真的非常厉害,伞的运用,光的运用,声音效果的运用都非常的到位。再就是几个小女孩表演得非常真实,我觉得对于一个没有演过太多戏,没有太过舞台经验的孩子,这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什么时候应该节奏强,什么时候节奏弱,什么时候情绪到什么位置,让观众也能够跟着她们走。另一个,就是主旨和内涵,一层层的拔高的,到最后灯光骤变红色,还有那声尖叫,都是让我很揪心的,我觉得这部戏能让人有震荡感,很‘过瘾’,给人留下很多思考。
—— 上海外语频道Elly Huang
导演手法圆熟,演员表演真实,在半小时的演出里狠狠地刺痛了观众。极尽残忍的情节,但好在有灯光音效和必要的艺术修饰,攥紧了观众的心,同时并不会过于露骨。看完不禁让人思考,对于那些身处校园暴力中的孩子,她们的光亮和希望在哪里呢?
—— 好戏
看完《花吃了那女孩》之后,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中,久久无法平静。很多时候我甚至不敢偏头去直视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不敢和台上的一双双眼睛对视,甚至不愿听。那感觉,就像是在审视自己的内心,在剖析过去,而人很难直面自己。导演选择了这样的主题,演员选择了这样的角色,去讲述这样的故事,是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就像是一道光,它照向了一个人,就能点亮一个灵魂,哪怕身处于黑暗中,但依然要为了那些被点亮的瞬间。这样的故事需要被讲述,需要被倾听,需要被知晓,因此需要用一个人去承载另一个人的重量,这源于热爱,也源于共情。
浪打在你的腿上/你的肚子上/你的胸口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脸上/然后钻进你的嘴里你的眼睛里/又冷又疼又涩/潮落之后/到处都是浸透在身体里/带着体温的湿润/迄今为止我看过的现场里/最好的话剧。
—— 踪点戏剧社
剧情介绍
《曾经未曾》
是不是逆着地球飞行,就可以迎向昨天?《曾经未曾》场景发生在一架开往北极的飞机上,两个陌生人的记忆穿梭在这时间空间的神秘载体中。我们可能在未知的城市里发现乡愁,在意外的相遇里发现熟悉。两位角色镜像扮演对方生命中重要的角色,儿子与母亲,过去无法重来,只能不断地汲取新的记忆,透过只能往前的人生持续练习,面对拥有和失去。这是2015年青年竞演的首奖作品,在过去的这三年它跟了我们去了好几个城市,三年后的今天原班人马非常荣幸能再回到乌镇,像是回到生命练习曲的出发点,站在时间轴的另一端与曾经交会,重新审视,持续叩问生命的本质。
《嘎玛》
故事发生在海拔4800米的高原圣湖,第一片段讲了嘎玛一路跪拜朝圣为阿妈带回了一颗佛血舍利,阿妈是活佛离家修行前俗世时的妻子,可转湖半生也没能释怀对他的凡心,见到舍利后阿妈仍坚信她求来的上师预言说活佛可在49
天之内转世回自己家中,于是她将全部希望寄身于还未成婚的嘎玛。第二部分讲嘎玛与她即将出世的孩子,来自49天之外的她只是一朵格桑花的转世,这反倒让嘎玛解了心结,可就在两人对彼此的无限翘盼下孩子却落地而夭折。第三段落讲最终嘎玛和阿妈将各自去朝圣,阿妈决意去神湖看活佛的转世执念将希望寄于轮回,嘎玛声称从孩子的阴影里走出却决意出家修行,可究竟谁才是真正舍下的人?两人在最后分别时才真正理解彼此,最终带着舍利与行囊一同踏上了朝圣神湖拉姆拉措的路,而当真正到达时,湖面还在结冰,但她们看到的是什么呢?
《花吃了那女孩》
花季,本是人生最美的时节,可花季少女们敏感、脆弱,内心的痛苦却无人知晓。即使试图向大人踟蹰求助,往往事与愿违。大人们仍习惯性地把她们看做无知孩童,虽并不试图关心了解,却又偏偏对她们另作期望。她们的内心有一片极大的灰色地带,这里冰冷、残酷,无人知晓。她们在绝望之地挣扎、相互撕咬,渴求着哪怕一点点的温暖,但冷酷的人们却始终无动于衷。渐渐失去血色的“花儿”们逐渐学会了沉默,但这沉默却即将迎来巨大的轰响……目击“撕咬”的旁观者们,可曾感受到这刺目的灼伤?一望无底的深渊里,回荡着少女得不到回应的呼喊。一跃而下的撒玛利亚女孩,谁会是她们真正的救赎?
演职员表
《曾经未曾》
导演:洪千涵
编剧:冯琪钧
演员:张耀仁、郑莉颖
灯光设计:王芳宁
制作经理:郑涵文
《嘎玛》
编剧: 冯珺娇
导演: 索朗德吉
演员: 索朗德吉、冯珺娇
服化设计:德央
音效执行:郭旸
《花吃了那女孩》
制作人:杨哲芬
编剧:杨哲芬
导演:杨哲芬
演员:黄夏童、周洲、钟诗雨、王茜
灯光设计:袁熙
多媒体设计:龚睿、周斐
海报设计:陆晓雨、童瑶
舞台监督:董馨怡
音效执行:杨宇
导演介绍
《曾经未曾》
洪千涵,台湾剧场导演,表演艺术者,现为明日和合制作所核心创作者。
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中央演说戏剧学院,进阶戏剧硕士。台湾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主修导演。
个人作品:
导演作品“石屎森林”获得2017年第二届神奈川海鸥短剧祭最佳导演奖;
娩娩工作室邀请与编剧陈巧荣作品——台湾文学奖入选作品《死死免了米》合作,入围2017年第十六届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十大;
参与式作品“坐坐茶室”获选为WSD2017世界舞台展Scenofest节目。
2016年,《空气男友》获台新文艺奖第三季提名,并荣获艺穗节“戏剧中的戏剧”奖项;
“曾经未曾”获得2015年年乌镇戏剧节青年竟演单元首奖——最佳戏剧奖、2016年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类十大作品,并由文化部推选为2017年爱丁堡艺穗节台湾季演出作品;
《嘎玛》
索朗德吉,就职于西藏自治区话剧团。0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于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系。2010年话剧《扎西岗》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在此剧担任央宗一角2012年在话剧《解放解放》中担任陶冬梅一角色,该剧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十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金狮新剧目奖。独幕剧2010年《幸福》荣获西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扮演主角曲珍、编导作品《追梦》、《孩子的心声》、《鱼》、《双节奇缘》均参与西藏电视台藏历新年晚会,编剧朗诵作品《工人的力量》参加西藏银行晚会,主演情景剧《不归路》参与2017拉萨禁毒晚会,主演2017上海市新人新作大赛作品《不定期失联》,2016年凭借《嘎玛》获得乌镇戏剧节青年竟演单元“个人表现奖”。
《花吃了那女孩》
杨哲芬,演员/导演/表演教师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表演教师。
戏剧表演作品:《青春禁忌游戏》、《天堂向左、**往右》、《群鸦》等。
戏剧导演作品:《索拉星的故事》、《乱套了》、《飞来横财》、《明天》、《圆环物语》、《那树、那人、那兔》、《花吃了那女孩》等。
编剧、导演的作品《花吃了那女孩》获得2017年乌镇戏剧节青年竟演单元首奖——最佳戏剧奖。
剧团介绍
《曾经未曾》
明日和合制作所2016年年初创立,以台湾台北为基地,核心成员洪千涵,张刚华,黄鼎云皆为近年在表演艺术领域持续创作的新锐编导。明日和合企图以团体形式寻找创作上的可能,有别于常见的团体以专业,技术,功能为导向的分类激荡模式,以「和合式集体」创作方式为核心,以水平式生产进行艺术创作近年共创作品:“走路去月亮的人”,“可以睡觉” “等待果陀”,“做一顿饭”,“尚未指称的对话”等。
明日和合制作所近期内的国际交流:
2018 澳门城市艺穗节《可以睡觉》
2018日本横滨国际表演艺术会议《缄默Bite the Tongue》导演黄鼎云
2018利贺艺术节邀请演出 洪千涵导演《措施》
2018 曼谷国际表演艺术交流平台Bipam《空气男友》
2017 澳门城市艺穗节 洪千涵、曾士益作品《坐坐茶室》
黃鼎云、不畏虎作品《太平盛世的安全演习》
2017 《坐坐茶室》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 节目演出作品
2017 日本神奈川海鸥短剧祭 洪千涵作品《石屎森林》(获得最佳导演奖)
2017 爱丁堡艺穗节台湾季作品《曾经未曾 Ever Never》
《嘎玛》
索朗德吉与冯珺娇共同创作的作品《嘎玛》荣获第四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竟演单元的“最佳戏剧奖”,两人凭借优异表现获得组委会的双重认可,同时双双获得“个人表现奖”。
组委会评价《嘎玛》是一部“建构了静水流深、水流云在的精神空间的戏剧,在一个提倡萌与爽的时代,她们让戏剧回归最纯正的人性价值”。质朴而纯真的戏剧是两人始终坚持的创作理念,这部作品保持着最真诚的态度,是两人向舞台的一次朝圣。
《花吃了那女孩》
喆·艺术工作室由青年演员/导演/表演教师:杨哲芬创立。致力于戏剧、影视、舞台表演的创作;表演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戏剧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编创了诸多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在国内表演相关的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作品肢体戏剧《明天》受邀参加2016年乌镇国际戏剧节嘉年华演出活动,作品《死亡实录》、《那树、那人、那兔》受邀参加2017乌镇国际戏剧节嘉年华的演出活动,同年,作品《花吃了那女孩》荣获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小镇奖”——最佳戏剧奖,赴银川国际青年戏剧节、武汉403国际艺术中心新青年戏剧节展演。并参与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及制作。